2022年国家免费职业技能培训「易门县免费技能培训 剩余名额不多,抓紧时间报名」易门县免费技能培训 剩余名额不多,抓紧时间报名
2022年补贴教育技能培训
注意啦!
想要学习更多职业技能,
找到好工作?
想要提升自己职场能力?
为深入贯彻落实王溪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
进一步做实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
现积极开展多项职业技能培训,
全面提升学员素质和就业技能,
积极促进广大学员成功就业
2022年补贴教育技能培训
开始招生啦!开班在即
欢迎各企业、公司洽谈合作!!
培训项目
1、初级美容师(包括洗脸化妆美睫15天)
中级美容师(包括洗脸化妆按摩美甲15天)
2、公共营养师(高中以上学历15天)
3、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 (15天)
4、茶艺师(15天)
5、挖机、装载机、叉车、电工 (15天)
6、健康管理师(医学类中专及以上学历、非医学类大专及以上学历 15天)
7、保育员(15天)
8、电子商务师(15天)
9、特种作业操作证培训带考证(应急管理局、市场监督管理局、人社局、住建厅)
报名对象
男性年满16-55周岁、女性年满 16-55 周发且符合以下条件者。
(贫困家庭劳动力、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城乡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华业生、农村劳动力、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以及符合条件的企业职工)不限户口,符合培训条件均可免费参加培训并免费考证。
报名方式
每个科目免费名额按报名顺序取符合条件的学员。
联系电话:15096754185(微信同号)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了解更多详情!
—END—
?
8月24日,中国老年人才网(https://www.zglnrc.org.cn)正式上线。由中国老龄协会主办的“新时代老龄人力资源开发研讨会暨中国老年人才网上线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南都记者了解到,中国老年人才网设有大小栏目40余个,涵盖老年人关心的人才政策、调查研究、人才知识、招聘信息、志愿公益、老年教育等方面内容。

中国老年人才网上线。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就业创业研究室副主任鲍春雷认为,加强老年人资源开发很重要,但目前中国在政策储备和法律法规方面存在明确短板和不足。
“我们现阶段更多做的是一些岗位开发、数据储备信息的工作,未来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加深,绝对不能是‘打补丁式’的调整。”他称,进一步打通体制机制障碍,把老年人纳入到公共服务体系之中,将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广西南宁市华威路一处建筑工地施工,不乏中老年工人。 新华社资料图
麦当劳招聘要求女50岁男60岁以上,弹性工作制
南都记者注意到,为适应不同年龄段的阅读需求,中国老年人才网在首页右上角设置了无障碍浏览按钮,可任意放大字号,还可以使用读屏功能,为老年网友提供个性化的阅读需求。
在老年人才网招聘一栏,包含养老机构院长、养老销售、医务社工、护士、养老客服等十多个岗位。学历方面,除了个别职业无要求外,普遍要求大专及以上学历。而在求职一栏,多名老年人的工作意向包括小学数学老师、机器人工程师、司机、保洁等职业。其中,麦当劳招聘广告出现在网站醒目位置,并标明“招聘退休人员,要求女50岁,男60岁以上,弹性工作制”。
中国老龄协会老年人才信息中心主任李伟介绍,中国老年人才网由中国老龄协会主管、中国老龄协会老年人才信息中心主办。
据介绍,之所以设立老年人才网,是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及全国老龄委《贯彻落实<意见>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中提出的“鼓励老年人社会参与”要求,特别是“鼓励各地建立老年人才信息库,为有劳动意愿的老年人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技能培训和创新创业指导服务。”
目前,该网站布局大小栏目40余个,涵盖老年人关心的人才政策、调查研究、人才知识、招聘信息、志愿公益、老年教育等内容,是老年人才的专业、权威、实用服务平台。
此外,在中国老年人才网基础上,中国老龄协会还将建立全国老年人才信息库,构建老年人力资源服务平台。该信息库是面向全国老年人才、为老服务机构、各地用人单位的专业信息服务平台,具体包含老年人才库、老年人力资源库、为老服务人才库、涉老组织精英库、老龄才艺人才库、尊老敬老影像库,既包括学术界的研究型人才,也包括产业界的实用型人才。
据介绍,按照实施计划,中国老龄协会将在2023年以前完成老年人才网(网站、移动应用)上线;制定老年人才信息库管理标准、服务标准;搭建专业老年人才信息库,完成首批老年人才组织入库等目标。到2025年,完善平台体系融合、应用和建设运维,形成国家级老年人才信息服务平台;全国推广运营,为全国老年人才和用人单位提供服务。

青岛李沧交警大队民警在为“银发学员”讲授行车安全知识。 新华社发
中国60-69岁低龄老年人约1.4亿人,开发潜力大
如何看待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全国老龄办常务副主任、中国老龄协会会长王建军表示,老年人力资源是指身体健康、有劳动能力且具有劳动意愿的老年人口。当前我国60-69岁低龄老年人大约1.4亿,预期2030年增加到2亿多人。这些低龄老年人大多具有知识、经验和技能的优势,身体状况尚佳,发挥预热和作用的潜力较大,其中不少有仍希望继续参与社会发展,实现自我价值,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中国老科学工作者协会副会长王延祜以老科技工作者群体举例称,目前中国老科技工作者总人数1900多万,占老科技工作者总量20%,其中60-69岁的低龄老科技工作者约1000万,在未来十年将以每年约6%的速度增长,高素质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将进入黄金时期。
对于老龄化较为严重的城市来说,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已经有所行动。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党委委员、市老龄办常务副主任、市老龄协会会长王小娥介绍,按照最新统计数据,北京市老年人口达到441.62万人,占北京市总人口的20.2%,进入中度人口老龄化社会。
“北京市每天增加老年人500人,其中80岁以上高龄人每天增加120人,按这样来看,到2030年北京市老年人口将要超过600万人, 人口老龄化是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王晓娥说,近年来,北京市老年人力资源二次开发人才库已经开启。为了满足退休人员再从业需求,市人社局在全市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系统中开发了老年人才数据库,将有从业能力和再次就业愿望的低龄段退休人员相关信息录入系统。
同时,以助力首都疫情防控为重点,推进系统内离退休干部参与北京疫情防控的热线接听,监督检查核酸采样等志愿服务;引导退休老年人积极参与教育科技开发、信息服务维护、社会治安、参与社区建设,注重发挥低龄老年人互助养老作用,壮大助老人才服务队伍。据介绍,目前全市实名注册老年志愿者达到了84.7万人,6.3万名老干部参与社区建设。

郑州火车站老年义务服务队合影。新华社资料图
专家:我国对老年人再就业的政策储备、法律法规存在短板
在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就业创业研究室副主任鲍春雷看来,加强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很重要,但目前中国在政策储备和法律法规方面存在明确短板和不足。
他认为,在制定和完善老年人力资源开发政策时,应把握好“平衡发展、发挥优势”的原则,将老年人力资源发开放到整个国家宏观人力资源开发的视角去看。
“现在赶上青年就业遇到较大挑战,很多人担心老年人再就业会不会影响青年人就业。”鲍春雷称,从国外经验和相关研究来看,并没有表明会出现这种结果,但在某些领域这种情况可能存在,比如老一辈不退出工作岗位,后面的年轻人可能无法就业,所以加强老年人力资源开发需要整体统筹考虑。
此外,还要坚持老有所为、老有所养相结合的原则。他指出,延迟退休政策受到热议,是因为一部分人想继续发挥作用,另一部分人要颐养天年,因此制定老年人力资源开发政策时不能“一刀切”,而应该根据不同群体的特点和需求,分类实施。比如,对于高层次人才,可以与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相结合进行人才资源开发,积极推动他们发挥作用;对于一般性的老年人力资源,采取引导和鼓励并且尊重老年人意愿情况下,为其提供渠道。
他还特别提到了高龄农民工群体。据此前南都报道,前段时间多地发文,对建筑行业招录和使用高龄农民工做出限制,“建筑业清退超龄农民工”引发社会讨论。
“这些建筑工人在工地干了一辈子,他们又没纳入到以劳动关系中保护的范围内,这种‘一刀切’的方式,他们的出路在哪里?”他认为,对这部分老年人群体,首先不应该以年龄作为依据去清理;如果确有必要,也应该帮他们找好退路。
在他看来,高龄农民工为代表的群体,普遍有很强的再就业愿望,如果仅靠养老金收入,很难维持生活。他建议,从立法角度,加强就业年龄歧视的治理。同时,对这一群体加大开发力度,从技能培训,创造岗位角度来帮助获得更好就业机会。
建议:多开发弹性工作岗位,成立专门老年人才市场
除了立法层面做出改变,在供求匹配方面,鲍春雷建议,积极还开发一些适合老年人工作的岗位。他指出,有的老年人受身体限制和家庭照护的需求,无法全职工作,只能从事相对灵活的就业岗位或者碎片化工作方式,可以尝试多开发探索弹性工作岗位,为老年人就业提供更宽松的环境。
放眼国际,不少国家建立了专门的老年人才市场,像日本银发人才中心、韩国老年人人才银行等。“我们现阶段更多做的是一些岗位开发、数据储备信息的工作,未来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加深,绝对不能是‘打补丁式’的调整。”鲍春雷表示,日本韩国除了成立专门机构,还出台了系统的政策体系,相较起来,中国还有一段距离要走。
中共中央党校社会制度比较教研室副主任向春玲认为,国内对于老年人口人力资源开发的具体项目较少,面向城市社区及农村层面的就业促进项目还在探索状态。老年人口就业渠道较少,同时,针对老年人的学习培训相对较少,较为有限的培训内容也以养生健康、生活护理和业余兴趣为主,专门针对就业方面的学习培训很有限,对于人力资源的开发未起到太大作用。
她建议,建立老年人口就业创业鼓励和奖励机制,对于专业技术领域人才应适当延长工作年限,对于积极推进老年就业的企业给予优惠政策。选取具备条件的地方城市作为政策试点城市,推进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政策体系改革进程。
向春玲建议,在教育培训方面,应考虑老年人参与社会的需要,拓展获取信息知识、网络操作、新的行为规范以及相关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途径。鼓励高校与地方老年大学合作办学,鼓励社区和社会组织参与老年人口的教育培训,探索设立与老年人口再就业需求相对应的培训学习平台,使老年人的学习培训常态化。
?

近期,人社部、财政部印发《关于进一步精简证明材料和优化申办程序充分便利就业补贴政策享受的通知》,精简就业补贴政策证明材料和优化申办程序。
今天一起来看看申请职业培训补贴提交的证明材料精简后有哪些——
五类人员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年)的通知》(国办发〔2019〕24号,以下简称国办发24号文件)规定符合条件人员申请就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补贴,应向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提供以下材料:
基本身份类证明(包括身份证、《就业创业证》、《就业失业登记证》、社会保障卡,政策申办对象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一提供即可,下同)原件或复印件;
培训机构开具的税务发票(或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下同)等。

职业培训机构为城乡未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贫困家庭子女、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及国办发24号文件规定符合条件人员代为申请职业培训补贴的,还应提供:
初高中毕业证书复印件;
代为申请协议。
申请城市低保家庭学员生活费补贴的: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证明材料不再提供,调整为部门协查。

企业申请职工岗位技能培训、技师培训、新型学徒制培训补贴应提供:
培训机构开具的税务发票等。
企业在开展技师培训或新型学徒制培训前,应将以下材料报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备案:
培训计划;
培训人员花名册;
劳动合同复印件。

职业培训机构为去产能失业人员、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退役军人开展项目制培训的,申请补贴资金应向委托培训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提供以下材料:
基本身份类证明复印件
培训机构开具的税务发票
培训内容和教材
授课教师信息
全程授课视频资料等。
培训机构在开展项目制培训前,应将培训计划和大纲、培训人员花名册报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备案。
培训机构实现参培人员培训期间每日人脸识别或指纹识别打卡并提供打卡记录的,可不再提供全程授课视频资料,由培训机构归档备查。
申请上述培训补贴时
0 评论